赵建华主任指出,高温天气下,肿瘤患者的肠胃功能本就脆弱,饮食稍有不当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临床数据显示,夏季肿瘤患者因饮食问题导致的急诊案例中,35% 是食物中毒,28% 是消化不良引发的肠梗阻,这些都与忽视饮食禁忌直接相关。掌握高温天饮食的 “安全准则”,比盲目进补更重要。
绝对禁区:这 3 类食物堪称 “隐形杀手”
隔夜剩菜是高温天的饮食大忌。即便放在冰箱冷藏,超过 6 小时的剩菜亚硝酸盐含量会翻倍,而肿瘤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较弱,食用后可能引发肠胃感染。尤其绿叶蔬菜和海鲜类,隔夜后更容易滋生李斯特菌,这类细菌对普通人可能只是轻微腹泻,但对化疗期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导致败血症。正确的做法是按需烹饪,每餐做当日食量的 1/2,剩余食物果断丢弃。
冰镇饮品和生冷食物会给肿瘤患者的肠胃带来 “致命打击”。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温度低于 10℃,进入胃肠道后会强烈刺激黏膜血管收缩,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引发腹痛腹泻。特别是正在接受放疗的患者,胃肠道黏膜本就处于充血水肿状态,冰镇西瓜、冰饮等会加重黏膜损伤,甚至诱发消化道出血。即使天气炎热,也应选择室温放置 30 分钟以上的水果,饮品以温水、常温绿豆汤为宜。
高糖高油食物在高温天更难消化。蛋糕、冰淇淋、油炸食品等会使胃肠蠕动减慢,在体内堆积产生湿热,导致腹胀乏力。肿瘤细胞偏好糖分,高糖饮食还可能间接促进肿瘤生长。夏季饮食应以 “清淡不寡淡” 为原则,避免食用红烧、油炸等油腻食物,改用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减少油盐糖的摄入。
慎吃清单:这些食物需因人而异
刺激性调味料并非完全不能吃,但要严格控制量。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调料会刺激胃肠道,对伴有胃溃疡、食管炎的肿瘤患者可能加重症状。不过少量生姜、大蒜具有杀菌作用,高温天烹饪时可适量添加,但需避免生食。酱油、味精等含钠高的调料也要减少使用,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内,防止高温天出汗多导致钠潴留。
光敏性食物可能加重放疗皮肤反应。正在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应避免大量食用芹菜、菠菜、香菜等光敏性蔬菜,这些食物会使皮肤对紫外线更敏感,在高温日晒下易出现皮疹、色素沉着。若食用此类蔬菜,需确保当天不外出暴晒,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食用量和时间。
易胀气食物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高温天消化功能减弱,豆类、洋葱、红薯等产气食物可能导致腹胀不适,影响食欲和睡眠。但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需禁食,胃肠功能较好的患者可少量食用煮熟的红豆、绿豆(每次不超过 50 克),而伴有腹水、肠梗阻风险的患者则应完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