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中医认为,此时养生得当,不仅能安然度夏,还能借助自然界的阳气祛除体内寒湿,增强体质,为秋冬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那么,如何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养生?
赵建华主任指出,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与夏季养生关系密切的主要有阳虚、阴虚、湿热、气虚、痰湿等体质。不同体质的人,在三伏天的调养重点也有所不同。
阳虚体质—温阳散寒,避免贪凉
特点:怕冷、手脚冰凉、易腹泻、精神不振。
对于阳虚体质来说,夏季是养阳的最佳季节,因为夏季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季节,适当注意,便可事半功倍。
养生要点:
饮食:适当吃些温补食物,如生姜、羊肉(适量)、桂圆、红枣,避免冷饮、冰镇食物。
起居:避免长时间吹空调,可适当晒背(早上或傍晚),以助阳气升发。
运动:选择温和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微微出汗即可。
茶饮:可用红参(适量)泡水代茶饮。
阴虚体质—滋阴降火,防暑润燥
特点:怕热、易上火、口干舌燥、失眠多梦。
养生要点:
饮食: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梨、冬瓜,少吃辛辣燥热之物。
起居:避免熬夜,中午可适当午休,养阴安神。
运动:宜选择舒缓运动,如瑜伽、散步,避免大汗淋漓。
茶饮:可用麦冬、石斛泡水代茶饮。
湿热体质—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特点:面部油腻、口苦口臭、大便黏滞、易长痘痘。
养生要点:
饮食: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薏米、苦瓜、冬瓜、荷叶,少吃油腻、辛辣、甜食。
起居:保持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气。
运动:适当出汗有助于排湿,推荐游泳、快走等运动。
茶饮:可用荷叶、赤小豆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