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在癌症患者中的发病率并不低,甚至因此而得到一个专属的名词——肿瘤相关性贫血。
研究也指出:肿瘤相关性贫血会影响患者的预后,不同肿瘤的贫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案也有一定差异,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肿瘤相关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患者如何及时发现贫血?
1. 注意观察症状: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患者常会出现头晕眼花、疲倦乏力、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感冒等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
2. 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每隔几天就对着镜子观察一下面部、眼睑、口唇颜色变化,还可以观察指甲的颜色有没有变淡、变得苍白,来初步判断有无贫血。
3. 及时发现出血:
特别是出现大便颜色变深,呈柏油样或黑便,或尿液颜色变深,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又没有吃会导致大便、尿液变色的药物时,可能存在慢性消化道出血,应该及时就诊。
4.定期复查:
对于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比如化疗、放疗的,应该在每次治疗前进行血常规检查,放化疗结束3-7天还应该再次复查;
如果之前出现过严重贫血的患者,还要增加复查的频率,甚至可以在治疗期间保持一周一次血常规检查;
进行抗贫血治疗的患者,如输血、打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要在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检查,以评估治疗的必要性和疗效;
对于整个治疗结束,处于休息期或者恢复期的患者,应该在每次复查影像学的时候进行血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