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气不足,则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自然也会随之减弱。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五大作用,其中防御作用直接关系到免疫力的强弱。
1、人参
人参,被誉为 “百草之王”,是补气的首选药材。其性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
要是你经常心慌胸闷,稍微活动一下就不舒服,或者总是乏力没精神、失眠健忘,消化也不好,还经常感冒、咳喘、出虚汗,人参或许能帮到你。
推荐食疗方:人参百合粥
食材用量:人参3克(可选用生晒参或白参)、百合30克、大米100克、适量的冰糖。
做法:将人参切成薄片,百合洗净,大米淘洗干净。把人参片、百合、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 40 - 50 分钟,至粥变得浓稠,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此粥具有补肺气、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非常适合肺气虚弱、咳嗽气喘、失眠多梦的人群食用。
2、党参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
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症状。
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养血生津的特点,更适合日常养生保健。
推荐食疗方:党参白术粥
食材用量:党参30克、白术15克、大米100克、适量的白糖。
做法:将党参、白术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捞出药渣,留下药汁。
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药汁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40 -50分钟,至粥变得浓稠,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此粥具有补脾气、健脾燥湿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的症状。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
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状。太子参补气作用平和,适合儿童、老年人以及体质较弱的人群食用。
推荐食疗方:太子参红枣粥
食材用量:太子参30克、红枣10颗、大米100克、适量的白糖。
做法:将太子参洗净,红枣去核,大米淘洗干净。把太子参、红枣、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40-50分钟,至粥变得浓稠,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既能补脾气,又能补气血,对于脾气虚弱、气血不足、失眠多梦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