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也可能给身体带来一些挑战。临床中,医生往往会特别关注化疗后患者的身体反应,其中有 3 种情况尤其需要警惕。若能顺利避开,不仅意味着治疗耐受性较好,也为后续康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化疗后需警惕的 3 种情况!
1. 严重的骨髓抑制
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时,可能会损伤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导致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血细胞数量减少,这就是骨髓抑制。
轻度骨髓抑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头晕,而严重时可能引发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
2. 持续性重度胃肠道反应
化疗药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一般来说,这些症状会在化疗结束后逐渐缓解,但如果出现持续性的重度胃肠道反应,如频繁呕吐无法进食、严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会使患者身体迅速虚弱,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影响身体的恢复和后续治疗。
3. 免疫功能严重受损
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打击,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此时,患者身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而且感染后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这也是医生最为担心的情况。
中医治瘤有着悠久的历史,除了在减轻化疗副作用方面有显著效果外,还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赵建华主任认为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治疗时不仅关注肿瘤本身,更注重调整患者全身的机能状态。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此外,中医还注重 “治未病”,在肿瘤的预防、康复期的调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对于肿瘤高危人群,通过中药调理、生活方式指导等,可以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在肿瘤康复期,中医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温暖相伴,中医助力肿瘤防治!
肿瘤治疗是一场漫长的战役,化疗期间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请不要灰心。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还能给予患者身心的关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