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 是我国传统养生习俗,源于过去物资匮乏时,人们通过秋季补充营养储备能量,应对寒冬。但现代生活中,“贴秋膘” 早已不是单纯 “多吃、吃好”,而是要在科学饮食的基础上,兼顾营养均衡与身体需求,避免陷入 “大吃大喝” 的误区。以下是正确 “贴秋膘” 的方法:
一、先搞懂:为什么不能 “大吃大喝” 贴秋膘?
传统 “贴秋膘” 多以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为主,但现代人日常营养普遍充足,甚至过剩。若盲目 “大吃大喝”,会导致热量超标、脂肪堆积,反而增加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健康风险,还可能加重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
二、正确 “贴秋膘”:把握 3 个核心原则
1. 补营养,而非 “补热量”
“贴秋膘” 的核心是补充优质营养,增强免疫力,而非单纯增加热量。
控量 + 巧烹饪,避免 “隐形热量”
控制总量:秋季代谢略降,每日热量比夏季增加 10%-15% 即可(约多 200-300 大卡,相当于 1 个鸡蛋 + 1 杯牛奶),避免过量。
2.跟着季节吃,“应季食材” 更养人
秋季食材丰富,选择应季食物既能顺应节气,又能兼顾润燥需求。
三、特殊人群 “贴秋膘” 要调整
肥胖 / 三高人群:少碰肥肉、动物内脏,用去皮禽肉、鱼虾、豆腐补蛋白,搭配杂粮和蔬菜。
脾胃虚弱者:避免生冷、油腻,可吃小米粥、蒸南瓜、山药炖鸡汤,循序渐进补,别 “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