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医健康

赵春天主任:肿瘤患者如何看血常规报告?

文章来源:成都平安肿瘤医院 时间:2024-12-13

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的数据是最关键的。


1、白细胞

白细胞构成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主要由粒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三个主要的细胞组成。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化疗引起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之一,大多数标准剂量的化疗方案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6-8天。

患友在化疗后7-14天自行测量体温进行监测,如发现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症状——口腔温度>38.3℃(腋旁温度>38.1℃)或连续2小时内连续测两次口腔温度>38℃(腋窝温度>37.8℃)且中性粒细胞数<0.5×109/L时,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2、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

当贫血患友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至70g/L前,原则上不应考虑输血治疗;


▷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临床急需纠正缺氧状态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当血红蛋白≤100g/L时,考虑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当血红蛋白>120g/L时,可以停止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当血红蛋白低于80g/L时,不建议肿瘤患友进行化疗治疗。


摄图网_402458973_banner_微观下的血细胞(企业商用).jpg


3、血小板(Plt)计数

血小板在人体的凝血系统中担负重要的功能。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是一种最常见的肿瘤治疗并发症:

▷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可引起皮肤或黏膜出血,同时患友在承受手术和侵袭性创伤性检查中存在一定风险;


▷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有自发性出血的高危险性;


▷当血小板计数<10×109/L时,则自发性出血的风险极高。


上一篇:樊君主任:加速癌症复发的饮食,别再经常吃了!

下一篇:樊君主任:肿瘤患者多汗该如何护理呢?

当前文章由:成都平安肿瘤医院发布

转载请表明来源:http://m.payymyk.com/zyjk/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