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口饮食无影响的患者
食物质地:不宜过干燥、粗糙,应该容易咀嚼、消化,烹调食物尽量以炖、焖、煮、蒸的方式,尽可能的使食物软化且含水量较多。也就是治疗软食。
饮食结构:尽量保证均衡营养,食物多样。
在热量足够的基础上保证蛋白质:每天要吃鱼、禽、蛋和瘦肉类以及奶类和大豆类,以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平均每日摄入鱼虾(包括海产品)及畜禽肉类食物各75g左右,每天一袋牛奶、一个鸡蛋,25g大豆(以所提供的蛋白质来计算,25g大豆分别相当于73克北豆腐、140克南豆腐、175克内酯豆腐、55克豆腐干、40克豆腐丝、53克素鸡、18克腐竹、365克豆浆)。
餐餐有蔬菜:每日蔬菜摄入推荐量为300~500g左右,每餐都应有蔬菜,其中一半最好为深颜色的蔬菜,例如绿叶菜、西红柿、茄子、西蓝花等。
天天有水果:每天保证摄入一个新鲜应季的水果,建议200~400g左右,可以鲜榨或做成果泥。
二、经口部分饮食患者
因治疗副作用或原发疾病原因导致患者进食困难且不能满足日常需要时,应该在饮食基础上增加口服营养补充(ONS)。
ONS一般指肠内营养制剂(又名营养补充剂),最近几年的新类别“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也属于ONS。
三、肠内营养-管饲
当患者胃肠功能良好,但存在解剖、治疗副作用或原发疾病的因素不能经口补充者,则可能进行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营养提供补充代谢需要。
的营养基质及其它营养素的代谢支持方式。
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病人,应优先考虑给予EN(肠内营养)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
四、肠外营养-静脉营养
当患者进食困难或不能经口进食,胃肠道功能减弱或吸收不良综合症,且不能满足日常需要时可由医生适当给予肠外营养补充。
肠外营养指营养物质不经过肠道,从肠道外部位摄取营养,主要指静脉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