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肿瘤科普 >> 口腔肿瘤

黄宏主任:口腔黏膜出现了“白斑”怎么办?

文章来源:成都平安肿瘤医院 时间:2025-01-04

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 OLK)作为一类常见的具有恶变潜能的口腔黏膜疾病,被定义为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能擦去,也不能以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可定义的损害,属于癌前病变。其发病率为0.13%~34%,癌变率4%~13%。


OLK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其致病因素通常与咀嚼烟草、吸烟、咀嚼槟榔、白色念珠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微量元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等缺乏、残冠残根以及长期磨耗导致的牙齿锐利边缘等因素有关。


OLK好发部位为舌和颊部,常见的危险区有:舌腹、口底、舌侧缘、软腭复合体及口角联合区。好发年龄为40~60岁,从OLK检出到恶变的平均间隔期为26.7个月。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通常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非均质型又可分为疣状型、溃疡型和颗粒型!

(1)均质型:白色/灰白色较硬斑块,表面皱纸状/出现细小裂纹,或有粗涩感;

(2)疣状型:隆起,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毛刺状突起,基底无明显硬结;

(3)溃疡型: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

(4)颗粒型: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患者有刺痛感,多数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


摄图网_402632959_banner_口腔健康牙医治疗牙齿补牙(企业商用).jpg


口腔白斑如何治疗?

中西医外用药物相结合治疗:治愈率高,复发、再发率低。

手术治疗:对于发生在舌侧外缘和口底的均质型口腔白斑病,去除刺激因素后无明显好转者以及OLK伴重度异常增生者,则应及时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观察原有病变部位的变化,并注意口腔内其他部位有无新发病变。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黄宏主任

黄宏主任,川派名老中医,中医肿瘤名家,抗肿瘤先锋,中医古法传承发扬者,成都平安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擅长治疗:脑瘤、肺部瘤、胃瘤、食道瘤、卵巢瘤、宫颈瘤、乳腺瘤、鼻咽瘤、肝部瘤、胰腺瘤、胆管瘤、血管瘤、肠瘤、脑瘤、肉瘤、皮肤瘤、肾部瘤、膀胱瘤、淋巴瘤、神经瘤、甲状腺瘤、黑色素瘤、脂肪瘤、骨髓瘤、子宫内膜瘤、睾丸肿瘤、阴茎瘤、前列腺瘤、贲门瘤、皮肤黑色素瘤、颅内星形细胞肿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口腔黏膜瘤、喉瘤等以及针对癌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放化疗副作用、靶向治疗耐药等疑难瘤病。


上一篇:赵春天主任:口腔癌患者放疗后吃什么饮食?

下一篇:黄宏主任:口腔黏膜也需要保养,这几个坏习惯赶紧纠正!

当前文章由:成都平安肿瘤医院发布

转载请表明来源:http://m.payymyk.com/kqzl/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