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湿”被视为自然界的“六淫邪气”之一,即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湿邪。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主要是指长期居住环境潮湿或者冒雨涉水等接触外界环境中的湿邪;而内湿则是由于机体运化失常,如脾失健运等,导致水湿内生。
樊君主任认为,气候环境、饮食习惯、感受外湿与内湿伏邪等因素均易导致湿证的发生,从而引起肿瘤的易感性增加,因此肿瘤患者多湿证。随着医学的发展,诸多研究发现湿证与包括大肠癌、胃癌、肺癌等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湿邪”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土壤”,它可以通过炎症、免疫、代谢、胃肠道微生态等多个环节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
如何祛湿?
1.饮食调理
一些食材如莲子、芡实、茯苓、山药、白扁豆和薏苡仁等,都以甘平为主,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老少皆宜。它们可以帮助调理脾胃虚弱,改善食欲不振等症状。此外,适当添加乌梅、山楂使口感酸甜、生津止渴、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可以熬水代茶饮、煮粥、煲汤均可。
2.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传统中医疗法来祛湿。
平衡火罐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从而调理脏腑阴阳平衡。
艾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具有温通经络、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作用。艾灸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等穴位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的效果。
沐足:在水中加入艾叶等中药沐足,不仅可以减轻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改善睡眠,还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
此外,运动也是祛湿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代谢,加速湿邪的排出。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