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的体质主要分九种,除了健康的平和体质外,其他八种都属于亚健康状态。如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
血瘀体质常见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常随瘀血阻滞脏腑经络部位病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血瘀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形成血瘀体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气滞、寒凝、痰阻、气虚、外伤等,只要影响到血液运行,就有形成血瘀体质的可能。
如心情抑郁,导致气机郁滞阻滞血液运行;受寒不注意保暖或过多吃冷饮,引起寒凝血瘀;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过多,痰湿阻滞经络导致痰凝血瘀;年老体弱,气虚不足,无力推动血行造成血瘀;缺乏运动导致气血运行不通畅;或因外伤造成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生成瘀血等。
血瘀体质有什么表现?
血瘀体质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血瘀体质最典型的特征可以用以下三个字来形容:
1、暗:血瘀体质之人,最具特色的表现就是在皮肤上。皮肤缺乏血液的营养和滋润会出现面色晦暗无光泽、口唇颜色暗淡或发紫、眼眶黯黑、鼻部黯滞。
2、斑:中医认为“无瘀不成斑”,血液循环受阻、流速变慢,皮肤中的黑色素不能正常代谢出去,就会在皮肤形成瘀斑、色素沉着,观察舌象也会发现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青筋明显。
3、痛: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血液运行不通畅会造成身体某些部位疼痛,例如头痛、胸痛、腰痛、女性痛经等,且疼痛特点多为刺痛、疼痛位置固定、按压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