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癌症的同时,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话题,就是5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是衡量癌症是否实现治愈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为40.5%。
对于癌症来说,癌症在手术治疗后3年内是转移和复发的高峰时期。过了这3年癌症的复发和转移率都会下降,在5年后这概率还会进一步下降。所以我们在衡量很多癌症的治疗效果时,经常会用到“五年生存率”这个词。也就是说在癌症治疗后能够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我们就认为该癌症患者是临床治愈。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临床治愈并不等于完全治愈。癌症在经过治疗后过了五年没有复发,也不代表永远不会复发。若这4项指标正常,或许离临床治愈不远了 。
1、基本检查正常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项目很多,尤其是这“三个常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2、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
标志物的检查非常重要,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随时发现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发展。
3、影像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包括CEA、AFP、NSE等,对于主流患者标志物的动态随访,可以帮助患者发现肿瘤进展迹象。
影像学检查包括胸片、CT、PET-CT、骨扫描等,通过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患者病灶的变化。
如果病灶发生转移,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楚地看到病灶的位置,可以清楚地了解病灶是扩大还是缩小。
4、特定器官功能检查
除上述检查外,还有一些特定器官的功能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
治疗过程中已经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或药物副作用导致部分器官损害的患者,应防止器官功能进一步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