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活多久?”这是确诊癌症后患者和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这个时候,医生常常会提到一个“五年生存率”的概念,以五年生存率来衡量患者的存活概率。
怎么样才能提高五年生存率?
肿瘤治疗是一场需要科学规划的 “战役”,规范治疗是提高 5 年生存率的核心。一旦确诊,患者应选择正规的肿瘤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肿瘤科,由专业医生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切忌轻信民间偏方或所谓的 “神药”,这些不科学的方法不仅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对身体造成额外伤害。同时,也不能因为治疗过程中出现副作用就随意中断治疗。很多时候,坚持规范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肿瘤细胞,为长期生存打下基础。
积极乐观的心态
正如 “肿瘤患者一半是被吓死的” 这一说法所揭示的,心态对肿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中,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治疗效果。相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治疗更顺利。
患者可以通过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参加肿瘤患者互助小组,或者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调节心态。学会接纳疾病,把注意力从 “我得了绝症” 转移到 “我该如何更好地配合治疗、过好每一天” 上,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定期体检不可少
癌细胞易复发和转移,所以,应多留意自身症状,若突然身体出现明显消瘦、持续性发热和出血、难以解释的身体疼痛、声音嘶哑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即使没有出现异常,也应定期复查,通常手术后第1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第2~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3年之后每一年复查一次。
肿瘤治疗结束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因为肿瘤存在复发或转移的可能。定期复查是及时发现异常、尽早干预的关键。
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复查,复查项目通常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一旦发现复发或转移迹象,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从而提高再次治疗的成功率,延长生存期。
营养支持要跟上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等情况,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影响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
因此,患者要注重营养均衡,在饮食上做到多样化,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比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如果进食困难,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通过营养制剂来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