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癌症治疗后必然会复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癌症治疗后并非都会复发,像早期的甲状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若能早期发现,通过手术切除配合规范的后续治疗,很多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长期生存且不复发。不过,临床上确实有不少癌症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这背后主要有三大深层因素。
一、癌症的特性
赵建华主任指出,癌症虽常在特定脏器发病,比如肺癌发生在肺部、肝癌发生在肝脏,但它本质是全身性疾病。治疗时,即便通过手术切除了肉眼可见的肿瘤,或用放化疗杀死大量癌细胞,也很难清除所有癌细胞。部分癌细胞会残存下来,在患者身体状态变差、免疫力下降等合适时机,就可能再次生长。
二、自身内环境未改变
通过治疗杀灭癌细胞后,若未改变癌细胞产生的内环境,就等于没铲除其生长的基础。癌细胞的基因仍存在于体内,在长期精神压力、不健康饮食、环境污染等不良因素刺激下,这些基因可能再次活跃,导致癌症复发。
三、免疫力低下
肿瘤患者本身免疫力就比正常人低,因为癌细胞生长会消耗人体营养、破坏正常机能。而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进一步削弱免疫力。免疫力是身体的防线,防线脆弱时,癌细胞就更容易突破,增加复发转移风险。